每周跑50分钟,癌症风险降23%,你敢信跑步这么神?
跑步这么简单的事儿,真能让人多活几年,还能防癌?美国一项长达35年的研究给了答案:每周跑50分钟,癌症死亡率能降23%!这不是啥高科技秘方,就是动动腿,身体就给你大大的回报。
这项研究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,跟踪了21万人的健康数据。结果发现,哪怕你不是专业运动员,只要每周跑上50分钟,早亡风险就能明显降低。更厉害的是,癌症的威胁也会减小,尤其是乳腺癌、前列腺癌这些和激素相关的癌症。你说,这跑步是不是有点像个“健康法宝”?
跑步咋就这么神奇?其实,跑步就像给身体按了个“重启键”。你跑起来,免疫系统就忙活开了,T细胞、自然杀伤细胞这些“身体卫兵”被激活,专门去清理那些可能变坏的细胞。北京协和医院还发现,慢跑能让体内抗炎因子活跃起来,癌细胞想捣乱?没那么容易!
还有,跑步能调激素,降低胰岛素抵抗。这对防癌有啥用?简单说,胰岛素抵抗高了,身体容易乱套,癌细胞就爱趁乱“冒头”。跑步把这事儿摆平,尤其是对女性来说,乳腺癌的风险能降不少。是不是觉得,跑鞋一穿,身体的“开关”就打开了?
不过,跑步可不是瞎跑就行,得讲究点“门道”。比如,住在云南高海拔的地方,空气稀薄,猛跑可能喘不上气。咋办?快走加慢跑,每天20分钟,慢慢来,身体受得了。江苏苏州雨多,跑前得热身,穿双防滑的鞋,省得摔跤。到了新疆哈密,干燥得很,清晨或晚上跑最好,凉快又不晒伤。跑步这事儿,因地制宜最重要。
你知道吗?日本东京大学研究说,在公园里跑步比在马路上跑舒服多了。为啥?绿树多,空气好,跑着跑着压力就没了。北京的奥森公园、广州的海心沙,咋就成了跑步爱好者的“宝地”?因为在那儿跑,不仅锻炼身体,心情也好得像吃了蜜。
咋跑才科学?别把跑步当比赛,当成生活习惯就行。每天清晨或傍晚,跑15到30分钟,哪怕听着歌慢慢跑,也比坐着强。60岁以上的人,试试“走三分钟,跑两分钟”,循环几次,心肺功能和骨头都能变结实。体重大的朋友,先从游泳或有氧操开始,身体适应了再跑,省得伤膝盖。
上海交大医学院研究发现,胖的人每周跑三次,12周后胰岛素敏感性就能好转,糖尿病风险降22%。跑步不光防癌,还能让你睡得香、心情好、胃口开。你有过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夜晚吗?跑个30分钟,脑子里“快乐激素”血清素一分泌,晚上睡得跟小猪似的。
更厉害的是,跑步还能帮你养“好菌”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说,长期跑步的人,肠道里的双歧杆菌多,这细菌可是个“好帮手”,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。原来,跑步不光练腿,连肠子都照顾得妥妥的。
跑步这事儿,说白了,不是为了当运动健将,而是为了让自己老了还能爬山、抱孙子、走路不喘。每天30分钟,换来多活10年的可能,你说值不值?跑步,就是送给未来的自己的大礼。穿上鞋,动起来,癌症、焦虑都靠边站,跑出个健康又开心的明天,你准备好了吗?